1、企业间竞争大,流量被稀释
虽然直播用户的总体规模在持续增长,但疫情初期,大量医药企业下场,流量被快速摊薄。入场早的企业明显感觉到流量变少,后进场的企业,从一开始就陷入白热化的竞争,感受自然谈不上多好。
2、内容单一,同质化严重
同时,医药行业直播形式大多以线上会、公开课为主,内容也多是把原本线下的搬到线上,或者把图文换成视频,内容的同质化严重,很难与客户建立起粘性。
但我们无论去看任何一种模式,或多或少都会有缺陷。判断直播行不行,最终还是要看它的未来。
在医药行业直播领域,虽然因为激烈的流量竞争,很多企业的获得感会相对减弱,但不可否认,目前,医药行业的直播客户总体规模仍然在增长,并且短期很少有其它模式能够达到同等水平。同时,随着技术升级,行业对内容质量等方面的调整,直播会趋于良性发展。
同时,疫情初期,直播被从边缘位置拉到了市场中央,直播已经「被用户习惯」,每年各种展会、学术会,线下参加已经不会是唯一答案。
总而言之,直播仍旧是当下医药行业最主流的选择之一,但与两年前的野蛮生长不同,2022年之后,怎样才能做好医药行业的直播?我们认为可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进行梳理。
短期必须提高内容质量,这其中包含丰富直播的形式,在保留线上会议、学术公开课等的基础上,做形式上的突破。比如,最大化利用直播的特性,通过搭建线上交流的场景,与线上观众可以实现双向的互动,打造一种深度参与感,这也是直播与视频的实质性区别。
当然,任何一种直播形式,都有各自的优劣点,选择哪种取决于项目本身的目的。不过,无论哪种直播,都需要加强直播的运营,这里的运营是个大运营的概念,包括内容的生产、传播和长尾运营。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