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网盘就是一个赔本赚吆喝的东西,花费多,赚的少。给一个用户提供几十个T的东西,一年的维护费下来都要几万块,却不向用户收取一分钱,这背后要么是经营者脑残,要么是有巨大的商业阴谋!很显然,经营者们并不十分傻,这不,360云盘继众多已倒下的免费网盘后,也宣布停止免费业务。就像继微信钱包开始收取提现费用以后,支付宝也紧跟其上一样,收费时代已经全面来临!
免费网盘背后究竟是什么?
正如大部分互联网产品一样,投资人之所以会给网盘投钱,是想让它通过免费这一噱头去积累大量的用户基础,这种做法在创业公司当中已经成为了被嘲弄的陈词滥调,很多产品在赤字运营多年,直到他们的用户数达到某个临界点以后,盈利模式才逐渐被打开。
在网盘的江湖中,却有另外一番景象,那就是积累的用户数越多投资者就陷得越深。为了在网盘江湖争得一席之地,不仅要免费,为了进一步吸引和巩固用户,还要在竞争者面前筑起一道竞争壁垒,那就只有比拼免费的容量!
回忆2013年那场360云盘与百度网盘的江湖对决,那场持续近一个月的对决是云盘行业重要的时间点,两家大公司云盘产品的比拼,在产品、市场、影响、媒体立体化的投入,加快了云盘用户教育普及速度;另一方面永久免费的大容量也深深埋下了隐患,用户获得大容量需要增加不少服务器,同时断了依赖云盘容量收费的通道。
遥想当年,金山发起送100G容量活动,然后360云盘跟进送永久免费360G,百度送360+100G,然后加1元凑满1T(1024G);第二轮360云盘免费赠送1T,百度退回用户1元钱,免费赠送2T;这个时候360云盘使出了杀手锏,承诺永久免费容量36T,占了一时先锋。
历史上也有这样的商业先例,比如早期的报纸,开始是通过向读者售卖新闻赚取利润,当积累到一定用户群后,报纸广告就应运而生了,卖报收入只占到了报社利润的一小部分,商家的广告费可是大大滴可观哟!
对于网盘经营者而言,免费背后的盈利模式至关重要,机智的是115网盘已经率先出击,从20元一个月的会员,到500元一年的会员,这其中除了卖出增值服务,还延伸了用户的使用时间;百度网盘则通过限制免费用户下载的速度,迫使免费用户向付费用户转变。但是,这些微小的盈利真能支撑每天数以万计的成本消耗吗?答案显然是NO!
免费网盘为什么纷纷关停?
对网盘江湖来说,2016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年初开始就有多个拥有百万用户规模的个人网盘服务商关停服务或部分整改:华为网盘、UC网盘、金山快盘、新浪微盘均宣布关闭个人用户存储等服务;腾讯微云、115网盘也关停了部分功能,刮起了一股网盘关停潮。如今360云盘的关闭,促使这场潮水再次来袭。
究其关停的原因,其实所谓的“净网行动”并非完全可信,着实是商家的盈利捉襟见肘。115网盘2014年的价格是20元一个月,今年变成了500元一个月就是最有力的证据,成本太高了,不涨价该怎么生存?
不过话说回来,收费网盘或许比免费网盘用着更放心一些。有个道理叫做“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出了问题用户找人问责也有理有据。如果收了费还出现什么文件无故丢失、传输速度慢等问题,那可就天理不容了。
某种意义上说,免费意味着免责!免费的产品,你不是用户,你只是替商家充当了产品的一部分。
企业网盘迎来商业机遇
可以说,收费时代也意味着安全时代。
网盘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用户提供一个存储和分享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安全。先不提那些免费网盘给用户带来的诸如文件无故丢失等安全问题,单凭“说停就停”这一点,还有多少用户愿意轻易尝试任何一家以免费为噱头的网盘呢?
在这场网盘的腥风血雨中,深受其害的不仅是个人用户,还有无数企业用户。公司资料上传已经费了好一些力气,现在又临时通知让尽快撤走,将契约精神当成了随口而出的玩笑。
任何一场商业动荡都在危机中蕴藏着机遇。网盘的市场格局将发生很大变化,个人网盘和企业网盘这两块业务将被严格区分,企业网盘市场将迎来等待已久的春天。正如360云盘将转型企业云,一批企业网盘产品马上就要如雨后春笋一样遍布。然而,企业服务并非儿戏,专业的产品能力和商业精神才是产品立足的根本。
企业用户的网盘需求更加严谨,相信,这些受惊了的企业用户在选择收费网盘的时候一定会三思而后行。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